在脂肪之前,为何男女并不平等!
游泳圈、蝴蝶袖,这一切都是可恶脂肪的错吗? 等一等! 事实是这样的:千万不要将脂肪想成万恶的根源,因为如果没有它,我们不但会变得脑袋空空 、容易骨质疏松、还会增加体重? 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女人的脂肪确实比男人多。 生命是不公平的,脂肪也是如此。 长久以来,女人一直抱怨男人吃比较多却不会胖。 我敢说世上应该有不计其数的女性对这种现象感到悻然。
如今,科学证实女人一直以来的看法是对的。 在各大洲、各个种族与文化中,女人身上的脂肪都比男人多。
脂肪的堆积单就食量来说并不会有所差异,因为男性与女性所摄取的脂肪比例大致相同,约占饮食总热量的三分之一。 以相同 BMI 值而言,男性摄取的热量比女性还多。 然而,男女的消化系统不同,主要成因在于基因、荷尔蒙,以及(是否)将食物转换成脂肪的生化机制。
男女之间的差别从出生时就可窥知一二。 数名西班牙沙拉戈萨大学(University of Zaragoza)的学者搜集四千五百多名新生儿的脂肪资料,比较他们的皮下脂肪、身长与体重等数值,发现各种情况下,女孩的皮下脂肪层均 比男孩来得厚。 无论婴儿的身长、出生天数或体重是多少,脂肪量主要都取决于性别。 他们在爱尔兰、法国、比利时与美国也进行相同调查,得到的结论全都一样:
早在出生甚至仍是胚胎时,女性就拥有比男性还多的脂肪。
从十岁起,脂肪量的差距会逐渐拉大。 随着青春期到来,女生的皮下脂肪会大幅增长。 到了十七岁,两者体内的脂肪差异更达到百分之四十四至九十三不等。 青春期中,女生每年增加约一公斤的脂肪量,而男生尽管由于拥有较多的肌肉与骨骼而平均体重较重,脂肪逐年成长的数值却只有 0.2 公斤,仅女生的五分之一。
麦可. 詹森(Michael Jensen)是美国明尼苏达州罗彻斯特梅约诊所(Mayo Clinic)医师,研究男女脂肪储存的差异已数十年。 他说:
“经历青春期后,女生的脂肪变多,而且会依典型女性的脂肪分布重新分配至各个部位。男生则会流失大量皮下脂肪。”
显示身体会透过因性别而异的体重变化,形成更加「男性化」或「女性化」的外貌。
美国疾病防治中心主导的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研究曾调查近一万六千名受试者,指出女性不分种族(包含高加索人、墨西哥裔美国人或非 裔美国人),储存脂肪的效率均比男性高,但男性整体摄取的热量却高出女性51%。
合理的解释可能是:男性平均非脂肪组成比女性多了 33%,较多的肌肉与骨骼量促使他们需要较多热量。 因此,男性可以吃得比较多却不会变胖。
为什么女人注定会有比较多的脂肪? 原因同样是荷尔蒙与生物作用的不同。 拥有较多脂肪明显在生物演化上具有优势。 身上有脂肪代表生活无虞且拥有充足养分可进入青春期与进行生育。 如果女人没有足够的脂肪,是无法进入生理期与受孕的。
一旦月经展开,女性的体脂肪量会在每次生理周期之间产生波动,雌激素会略微下降而黄体素升高,造成食欲与脂肪量的变化。 月经周期后半段,雌激素分泌量会下降,导致女性特别渴望高油脂与糖类食物。 除了食欲大增之外,同时间黄体素的增加会降低血中三酸甘油酯并将其储存于脂肪组织内,因而累积脂肪。 据信这种作用会向人体发出血液缺乏油脂的讯号,进而引起对油腻食物的欲望。 从渴望食物到后来形成脂肪,长期下来让人要减肥也难。
女人怀孕时,身体仍会持续累积脂肪。 即使摄取的热量不变,体重依然会增加,有时甚至吃得较少还是一样变胖。 这段期间,孕妇即便吃得不多,全身脂肪量仍会增加约二至六公斤。 由于怀孕消耗的总热量会上升,因此这种现象与新陈代谢减缓无关,可以推断部分因素应该与肠道细菌有关。
美国康乃尔大学教授茹丝. 雷(Ruth Ley)与研究团队将孕妇的肠道细菌移植到无菌老鼠体内,发现植入怀孕七至九个月孕妇肠道细菌的老鼠,比植入第一孕期( 怀孕头三个月)肠道细菌的老鼠还要胖。 研究结果显示:孕妇的肠道菌相在妊娠期间产生剧烈变化,提升孕妇吸收营养的能力,而这也多少说明了为何孕妇通常都会变重。
不过,无论孕妇累积了多少脂肪,有一部分都会转变成母乳。 其实,许多妈妈在生产后因为哺乳的关系得以迅速减重,而女体利用脂肪生成母乳的机制也凸显了女性脂肪在人类生存上的必要性。
女性的脂肪比男性多的另一项原因是营养分配,意即身体会将部分热量转变为脂肪,剩余用来立即消耗或储存为糖分,而将热量转变为脂肪存量的效率则视个人体质而异。
男性也会将热量储存为脂肪,但分量比女性来得低。 光就这项差异,女性每年就会比男性胖个好几公斤。
即使单就女性族群而言,储存脂肪的效率也有所差异。 譬如,无论 BMI 值为何,亚洲女性的体脂肪就比欧洲女性多;非裔美国女性的内脏脂肪量普遍比欧洲女性少,但皮下脂肪却比较多。 同样是饱食一顿高脂美味的大餐,欧洲女性基于体质缘故,会比非裔美国女性更容易燃烧脂肪。 可见不只性别,种族也会影响身体脂肪的多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