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减重期“不掉秤”的5种原因及如何应对」
最近辅导的几百位减重的朋友或多或少都遇到过所谓的“瓶颈”,在这个时间节点,正确及时的判断很重要,找到真正的原因rootcause,才能“对症下药”,现摘取其中几个与推友分享,希望有所帮助: 1、平台期 最经常听到的,所谓“减重的平台期”,就是你每天摄入的热量和每天消耗的热量,基本持平。
一般来说,减重半个月容易出现“小平台”,减重三个月左右容易出现个“大平台”。有些人会卡到平台期,突破平台期时间的长短,往往因人而异。除了用对方法以外,还会受到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生活习惯的影响。
简易应对措施:小基数超重(BMI在24-27之间)饮食或者服药(司美格鲁肽)剂量调整,调整2-3天,如果是大基数肥胖(BMI>27)需调整1周到10天 左右。同时,需要改变运动方式、时间或者强度,打破平衡,突破“平台期”。
2、摄入盐过量
如果在某个阶段的盐吃多了,也就是钠摄入过量,导致身体储水量增加,更会导致身体出现轻微的水肿现象
钠,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液,它与一些其他物质一起构成的渗透压,占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因此,钠对细胞外液的容量和渗透压的维持,具有重要的作用。
同样,细胞内液的钾也构成了渗透压,以维持细胞内水分的稳定。也就是说,人体细胞外液中的“钠”与细胞内液中的“钾”含量,处于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是细胞内外水分恒定的根本条件。
如果人体内钠的含量过多(烧烤、夜宵、火锅等吃进去了过量的盐),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也将随之改变。人体为了保持一定的渗透压,就会吸收大量的水分。从而造成整个细胞外液的容量增多,甚至会造成身体水肿。
简易应对方法:必须回归清淡饮食,严格控制“钠”的摄入量(每天盐控制在5克以内一茶匙),同时每天多吃蔬菜(500克)和适量水果(250克),增加“钾”的摄入量。纠正“钠钾失衡”,可以有效改善水肿,降低体重。
3、女性生理期的影响
生理期因雌激素水平的变化,容易导致身体储水量增加。女性生理期会使雌激素水平升高,高浓度的雌激素会使体液向组织间隙转移,由于循环血量减少而引起醛固酮分泌,促进肾小管对钠和水的重吸收,导致钠、水潴留。
也就是说,女性生理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引起了“醛固酮”激素的分泌。而醛固酮会促进肾小管对钠和水的再次吸收,最终导致“水钠潴留”。
简易应对方法:建议生理期前三天开始,就要饮食清淡,忌油腻、忌高油高糖、特别是每天“盐”的摄入量要控制在5克以内,直到生理期结束。
4、运动强度突然增大
如果长久不运动,或者低运动量,突然运动后容易增加身体内“糖原”的数量(主要是肌糖原),而一克糖原又会携带三克水分子,才能被身体储存,从而导致身体储水量增加。
所以,很久不运动的人,为了减重突然运动,往往会出现“增重”的情况。
简易应对方法:继续坚持运动,建议不要高强度,保持足够的耐心,之后身体消耗脂肪的重量必然会大于储水的重量。
5、晚餐过于“丰盛”,以及夜宵习惯
晚餐的主食摄入过量,或是吃得太油,在膳食结构上形成最长肉的“糖油混合物”组合,会导致减重“卡住”体重。
简易应对方法:控制好晚餐的主食,晚餐只吃半个拳头大小的主食(建议80克以内),或是直接去掉主食。同时,晚餐不要吃任何肥肉或肉皮等油腻食物,晚餐炒菜的油控制在7克之内。
总之,减重是一个考验耐心的过程,即使有司美格鲁肽这种神药的“加持”也是需要时间,需要专业的医疗指导,以科学、合理、正确的服药流程为基础,结合适当的饮食与运动,达到理想、健康的体重,这才是“一劳永逸”。